瀨戶大橋區|概覽
- 面積:瀨戶大橋全長13.1公里,連接日本本州的岡山縣倉敷市與四國的香川縣坂出市,橫跨瀨戶內海,途經多個小島。
- 氣候:該地區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,四季分明,夏季溫暖,冬季較為溫和,適合全年旅遊。
- 歷史:瀨戶大橋於1988年4月10日正式通車,歷時10年建成,是世界上最長的雙層橋樑之一。大橋的建設促進了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,成為日本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旅遊景點。
一座百年構想的橋梁
早在 1889 年,香川縣議員大久保謙之丞便提出「以島為橋墩,橫跨瀨戶內海」的構想。當時被視為天方夜譚,但 1955 年「紫雲丸」連絡船事故造成 168 人罹難後,引發社會對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視,橋樑建設再度受到關注。1959 年起由建設省展開調查,最終於 1978 年動工,並於 1988 年正式通車。
這座橋稱為「瀨戶大橋」,實際上由 6 座不同結構的橋梁組成,全長 12.3 公里,為全球最長的鐵公路並行橋。它串聯起岡山縣倉敷市與香川縣坂出市,也將櫃石島、岩黑島、與島、沙彌島與瀨居島等島嶼納入陸地網絡,徹底改變了瀨戶內海的風貌。
這是一個擁有壯麗瀨戶大橋與透過陸路相連島嶼的區域。
瀨戶大橋地區位於備讚瀨戶海域最狹窄的地方,包含了透過填海成為陸地一部分的多座島嶼,這些島嶼所屬的坂出市,人口約 48,000 人。
1988 年,世界最長的鐵道與公路並用橋梁——瀨戶大橋正式通車,連結了香川縣與岡山縣。
多島美景與潮流之海
瀨戶內海擁有世界罕見的多島海景觀,海域被狹窄水道分割,如備讚瀨戶、廣島灣等,潮汐交替產生激烈潮流與渦潮,過去常為航行難關。儘管如此,這片海域仍孕育出許多港口城市,是海上交通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。
橋樑建設初期曾進行調查,推測未來透過陸路將會輸送的物資。其中「鰹節」預計由四國送往本州,而「吉備糰子」則由本州送往四國,展現地方文化與經濟往來的趣味縮影。
島嶼生活與文化延續
位於岡山與香川間的備讚瀨戶,地勢狹窄,自古以來即為交通要道。沙彌島為萬葉歌人柿本人麻呂吟詠之地,並於江戶時期發展出鹽田,岩黑島則於明治時期興起瓦片製造產業。島民依地勢與資源而生,建立出獨特的島嶼文化。
原本為離島的瀨居島與沙彌島,於 1960 年代後期因「番之洲臨海工業區」的開發計畫而填海造陸,成為與本島相連的陸地。
瀨居島以鯛魚圍網漁業興盛聞名,沙彌島則擁有瀨戶大橋紀念公園與受歡迎的海水浴場,每年吸引眾多遊客。
而在王越地區,則盛產蜜柑與檸檬等柑橘類農作物。
1965 年沙彌島與瀨居島透過填海與本島相連;1988 年,櫃石島、岩黑島、與島亦接續接入陸路網絡。島民原本賴以往來的「千歲丸」定期船,也因橋樑開通而退役。
與島五島與藝術祭
櫃石島、岩黑島、與島、沙彌島、瀨居島並稱「與島五島」,自古交流密切。2013 年起,這些島嶼成為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」的會場之一。藝術家五十嵐靖晃與當地漁民共同編織漁網,製作全長 60 公尺的藝術作品,喚起島嶼之間曾有的連結與合作。
2019 年更擴展至塩飽諸島 14 座有人島,呈現以漁網與海神為靈感的作品,讓「勞動之美」成為藝術的一部分。
瀨戶大橋區|展品列表
🌸沙彌島(Shamijima)
編號 | 作品名稱 | 藝術家/單位 |
---|---|---|
E14 | 万葉茶会と講演 ~花の歌に耳をすませて~ | 市民煎茶グループ 曙 |
so01 | 階層・地層・層 | ターニャ・プレミンガー |
so10 | 八人九脚 | 藤本修三 |
so11 | 幻海をのぞく | 南条嘉毅 |
so13 | 香川県立東山魁夷せとうち美術館「気配の力―拡大する日本画 岡村桂三郎|新恵美佐子」展 | 岡村桂三郎・新恵美佐子 |
🌊瀨居島(Sei-shima)
so14|瀨居島プロジェクト「SAY YES」
作品名稱 | 藝術家 |
---|---|
自然の/と陳列 | 小瀬村真美 |
その島のこと | 安岐理加 |
海を見る 山を見る | 山本晶 |
Next | 保井智貴 |
Say-yo, chains, what do you bind or release? | 中﨑透 |
津波石 | 下道基行 |
既知の道、未知の地 | 狩野哲郎 |
明日は静かな日 | 岩﨑由実 |
空気穴 | 伊藤誠 |
アフリカの母子と闘う女の子 | 袴田京太朗 |
一日の終わりに願うこと | 五嶋英門 |
島の画家 | 小西紀行 |
見えるものと見えているもの | 上村卓大 |
アーム | 槙原泰介 |
永遠の庭、他 | 福田惠 |
いるもの | 早川祐太 |
🍊王越・五色台地區(Ōgoshi / Goshikidai)
編號 | 作品名稱 | 藝術家/單位 |
---|---|---|
so15 | オーチャード王越フットパス | GREEN SPACE+ドットアーキテクツ |
瀨戶大橋區|景點
- 沙彌島ナカンダ浜:萬葉歌人柿本人麻呂曾駐足吟詠,島上的大榕樹與瀨戶大橋相映成趣,為熱門攝影景點。
- 長崎鼻觀景台
- 鍋島燈塔:位於與島旁的鍋島,是日本第七古老、亦為瀨戶內海首座燈塔,由英國工程師布蘭頓設計,現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- 白峯寺:四國第81番靈場,供奉崇德上皇。詩人西行曾至此吟詠悼念之歌。
- 瀨居島船壇尻祭:每年九月最後一個週日舉行秋祭,神轎隨船隊出航巡遊,並有獅子舞等傳統表演。
- 瀨戶大橋紀念公園:位於香川縣坂出市,園內設有瀨戶大橋紀念館,展示大橋的建設歷史和相關資料,還有觀景設施可眺望大橋全景。
- 鷲羽山展望台:位於岡山縣倉敷市,提供絕佳的視野觀賞瀨戶大橋和瀨戶內海的美景,特別適合拍攝日出和日落。
- 與島服務區:位於瀨戶大橋中途的與島上,設有觀景台、餐飲和購物設施,是休憩和欣賞大橋風景的好地方。
- 瀨戶大橋塔頂體驗:提供登上瀨戶大橋塔頂的活動,從海拔175公尺的高度俯瞰瀨戶內海和群島美景,需提前預約。
- 香川縣立東山魁夷瀨戶內美術館

瀨戶大橋周邊地區|交通方式
- 從岡山縣倉敷市的兒島站或香川縣坂出市的坂出站,可搭乘JR瀨戶大橋線經過瀨戶大橋,車程約20分鐘。
- 自駕遊客可經由瀨戶中央自動車道行駛大橋,沿途設有服務區供休息和觀景。
- 藝術祭-春季會期間可以利用官方的藝術祭巴士,一日券大人1300日幣,小孩650日幣。


瀨戶大橋區資料小檔案
島嶼/城市 | 面積 | 人口 | 人口密度 |
---|
瀨居島 | 0.84 km² | 567人 | 675人/km² |
沙彌島 | 0.26 km² | 88人 | 338人/km² |
坂出市 | 92.49 km² | 約5萬人 | 547人/km² |
延伸閱讀
